>> 您现在的位置: 英国bet365日博 >> 教师之家 >> 教育杂谈 >> 正文
谈如何做到“传知”向“启智”的转变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【字体:
谈如何做到“传知”向“启智”的转变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网络    点击数:977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11-13

  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,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逐渐看清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,也明白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自己应该怎样做。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和摄入的多少,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知识的分析、判断,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。素质教育关心学生学什么和想什么,更关心他们怎样学和怎样想;关心他们当下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,更关心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可能性。传知已经不那么重要,启智才是根本。如何在教学中做到“转知成智”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,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想法。

  一、改变教学观  

  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,教师负责教,学生负责学,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“培养”活动。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,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。教师越教,学生越不会学、越不爱学。学生学的独立性、独立品格丧失了,教师的教也走向了其反面,最终成为遏制学的“力量”。这样的教学培养的是“知识人”而非“智慧人”。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,使我们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开启学生心智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,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跃的学习过程。让他们在好奇心的刺激之下,满怀乐趣和兴趣地参与到对智慧的挑战活动,亲自体验一种充满思想、情感、智慧的生活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根据自己的兴趣、自己的体验、自己的理解,能动的认识和改造知识,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。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,并不是单纯的执行课程标准和对学科教材知识的简单复制过程,而是教师对课程和学科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、再创造的活动过程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“平等对话中的首席”,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。教师不再仅仅去教,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,学生在被教的同时,也同时在教。他们在整个教学中相互促进、共同成长。  

    二、改变教学方式  

   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,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,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应该做点火者。教师在教学中,要激活知识,激发学生活力,充分运用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,创造出常教常新的教学氛围。  

  ( 一)把故事、游戏带入课堂  

   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、最活跃的成分,所谓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就是这个道理。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的童话故事、活泼有趣的游戏、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特感兴趣。我们在教学中,不妨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,把单调的课堂变成有趣的乐园,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学习、发展。如我在教学“分数的初步认识”时,以猴子分桃的故事引入,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景的同时发现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,怎么表示呢?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,又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协作精神。又如教学“认识人民币”,我在教室里摆一个“小商店”,由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,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,又培养了他们的交易观念,促进沟通能力的发展。  

    (二)不直接回答问题  

   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,有自己的选择能力,有自己的人格特征,并且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与发展的潜能。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,我们需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渠道,学会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选择。如在教学“利息”这一内容,对于各银行的存款利率,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去银行调查或者上网查询,教师辅导,使用“搜索引擎”进行查询时,可以键入利率、利息、降息等词搜索中文网页。选择点击打开网页,并做好资料的摘录。

 (三)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 

    我们的教学要创造这样一种境界,就是学生要好学、爱学、乐学。学生要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,善于提出问题,善于思考问题,善于研究问题,善于解决问题。在这样一系列的能动学习过程中,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,开发自己的内在学习潜能。作为教师要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探索、创新、发现行为和活动。这样,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,昂首挺胸地主动积极地参与。如在解答“一个商店里一个星期卖了56瓶饮料,那么2月份(28天)卖了多少瓶?”这道题目时,大部分人会用56÷7×28,也有人用28÷7×56,这两种方法都是很好的,教师予以肯定。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问题意识,我提出如果只能用一种方法解答可以怎么改题目呢,谁想来挑战,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激起,纷纷想开去了,有人把56改成60,有人把2月份改成3月份……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昂,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时,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。  

    三、改变作业形式  

    很久以来,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作业方式是,“一刀切”,尤其是数学,作业内容侧重在逻辑数理智力上,过难或过易,缺少层次,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展。我们的作业形式不妨借用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分成四类:①实践作业。是可以实际操作的作业。如在学完钱币的认识以及混合运算后,让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到菜市场买菜,让学生把在课本上知识在生活中运用,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,学生也乐于做这样的作业。②书面作业。是要实际笔答的作业,比如计算题。③口头、听力作业。是指需要记忆的作业,比如记忆一些概念。④表演作业。这四类作业在布置的时候对不同学生要提不同的要求,要交替使用,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。总之,精而少,形式多样,给孩子们留出更大的自由空间,学生就乐于完成。  

    其实,这时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,除了学习之外,他们还需要娱乐和休息,在完成适量的课外作业后应该给孩子们较宽裕的时间去游戏、运动、阅读课外书或欣赏文娱节目。一台美妙的音乐会,一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,一部优秀的电视剧,一本好书等,这些我们课堂上不可能看到或涉及到的,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更有利。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,知识就在我们身边,要靠我们自己去探寻。  

  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,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,更希望学生拥有掌握知识、分析知识、选择知识、更新知识、生长智慧的能力。智慧比知识更重要,只有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些,才能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开启学生智慧的过程。



文章录入:周周    责任编辑:周美娟  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 网友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数据载入中,请稍后……
    广告298X245
    >> 专题栏目